从典田卖屋到半鸭知县,这个天下第一廉吏为何中年出仕、大器晚成?
央视开年大戏《于成龙》在黄金档热播,该剧以被康熙皇帝称为“天下第一廉吏”——于成龙的廉洁功业贯穿全剧,讲述了他45岁出仕胸怀社稷、心系民生的为官故事。
“天下第一廉吏”于成龙的升迁之路,与清初的官员选拔制度有很大关系,但主要是自身勤廉的结果。
一、中年出仕
于成龙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(公元1617年),山西永宁州(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)人,44岁入仕途。
于成龙人过中年出仕时,大清江山初定,急需大批人才。清顺治十二年,顺治帝正为此忧虑时,八岁的玄烨(后来的康熙)说道:“何不从前朝科举士子中选拔能人,为我大清所用呢?”
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。1661年,蹉跎多年的于成龙以“候补知县”的身份到北京参加吏部掣签,即通过抽签的方式,决定去哪个省任职。于成龙抽了个“下下签”,被分配到刚刚纳入清朝版图的广西,最终被分配到广西罗城任知县。
从家乡到广西罗城,路途遥远,需要不少盘缠。由于家里现银不足,典当出售部分田地和房屋,才凑足一百两银子。这便是于成龙“典田卖屋”赴任的故事。
家人给他雇用了五个年轻小伙儿做仆人,将日常生活用品准备齐全。临行时,于成龙告别父老妻儿,给长子留下一句话:“我做官在外不管你,你治家在里莫想我。”
二、半鸭知县
罗城是个蛮荒之地,前两任知县,一个被杀,一个弃官跑路。在广西罗城县做官,能活着回去就算大幸了。
罗城县城没有城墙,只有六户居民,三间茅屋县衙。于成龙只好用土垒个案桌开始施政,晚上就寄居在关帝庙里。随行的五个仆人,不久就病死了一个,剩下的说什么也不肯再待下去,只好打发他们回去。后来,于成龙的儿子又雇了四个仆人送过来,但很快,病死三个,吓疯一个。
于成龙索性不再用人伺候,自己做饭、洗衣,粗茶淡饭,草鞋布衣。
中秋节快到了,儿子千里迢迢从山西到广西探望于成龙,告知他祖母病重,要他告假回乡探病。儿子从家乡带来了一只腊鸭,给父亲下酒。父子俩只割了半边腊鸭,草草过了中秋节。过完节,于成龙请假获准,父子俩上路回家。由于盘缠不够,路上没钱买菜吃,只好拿剩下的半边腊鸭就饭吃。
此事传回广西,老百姓非常感动,送给他一个绰号——半鸭知县。后来有人作诗称赞他:
半鸭知县古来殊,为政清廉举世无。
徜使官员皆若是,黎民安泰乐斯乎!
于成龙在罗城干得很出色,于康熙六年升任四川合州知州。
三、缉盗剿匪
清朝刚刚建立,维稳成为朝廷的头等大事。于成龙的政绩在于缉盗剿匪本领一流,任合州知州3年后,被调任湖北黄冈知州。
为治理当地匪盗之患,于成龙化装成乞丐,打入盗窟,与盗匪们共同生活了10多天,把他们作的案、赃物藏匿的处所,打听得清清楚楚。回到衙门,发兵逮捕,如瓮中捉鳖。据说临刑前,念在土匪们招待之情,还赏了他们顿酒菜,才洒泪作别,上演了“对不起,我是卧底”的谍剧情节。从此,很长一段时间,黄冈再无强盗立足了。
于成龙最为人称道的,还是为官廉洁。后来,他担任直隶巡抚、两江总督,官职越做越大,清廉艰苦到了常人不可理喻的地步。逢灾荒年岁,他以糠代粮,将口粮薪俸节省下来救济饥民。百姓有歌谣为证:
要得清廉分数足,唯学于公食糠粥。
他甚至把仅剩的一匹代步的骡子也牵到市场上出售,卖得十余两银子,然后施舍给老百姓。他一年四季不尝肉味,遂得“于青菜”雅号。
四、三举“卓异”
从知县做到省部级官员,于成龙花了18年,但从方面大员到封疆大吏,却只用了3年。
于成龙的仕途生涯中最令人称羡的是三次被举“卓异”。明清时期考核地方官员,三年一次,最优等的称为“卓异”,名额有限,记录即升。
于成龙第一次被举“卓异”,是广西巡抚金光祖力争的结果。于成龙升官,金光祖也没要任何回报,还为他准备盘缠,给湖北的督抚写信推荐,唯一的要求是:
照罗城县去做,万不可坏了我名声。
一省长官对属下一个县令的照拂,真是无以复加。
第二次、第三次被举“卓异”,莫不如此。湖北巡抚张朝珍、福建巡抚吴兴祚对于成龙的评价都非常高。吴兴祚赞于成龙,“闽省廉能第一”。
康熙思想开明,任人唯贤。“清官对清官的援引荐举”制度,是康熙帝有效管理国家官员的办法之一。
于成龙升职快,不仅和上司赏识有关,和名臣魏象枢的秘密举荐也有很大关系。但魏象枢为了避嫌,一直守口如瓶,直到于成龙去世后才在吊唁诗中写道:
当年荐草曾闻否?历尽平生一语无。
所以,于成龙在世时,根本不知道魏象枢举荐过自己。
(徐贻军 何德平)
更多精彩,为您推荐
►【视频】他“治好”了李鸿章的“赖床症”,却不愿“递条子”给儿子安排工作